血藏于肝而生于心,故心火旺则血亦热。此方清在里湿热者,故曰湿热内结,分利甚捷。
太阳病,脉浮动数,头痛发热,微盗汗出,而反恶寒者,表未解也。若汗原不透彻,语言不能完全,此阳邪不得发越,其人必烦躁,呻吟叫痛,乍云在腹,乍云四肢,按之不得痛处,其人喘逆短气,但当坐以汗出不彻,更出汗则愈。
若太阳表邪已解,自汗发热,口渴不恶寒,此阳明里热自汗,宜用凉膈散、三黄石膏汤、导赤各半汤。伤寒脉浮缓,身不疼,但重,乍有轻时,无少阴证者,大青龙汤发之。
按《灵枢》治哕篇,以草刺鼻作嚏,嚏已无息,疾迎引之,立已。脉不表证罢而里证具,宜泄去其胃中实热而愈矣。
《伤寒论》惟有太阳少阳少阴三经致嗽,非《内经》详而仲景略也。仲景于背恶寒条,以口中和、不干燥者,为阴寒,若背恶寒,口干燥者,为阳热。
家秘加干葛,兼治阳明大肠;加木通佐其分利。虽不立方,然栀子豆豉加茵陈症也。